关闭
在今年全国生态环境保护大会上,习近平总书记全面总结和精辟概括了新时代我国生态文明建设的“四个重大转变”,即实现由重点整治到系统治理的重大转变,实现由被动应对到主动作为的重大转变,实现由全球环境治理参与者到引领者的重大转变,实现由实践探索到科学理论指导的重大转变。
“四个重大转变”是新时代生态文明理论创新、制度创新、实践创新的高度凝练,蕴含着丰富的科学世界观和方法论,为我们在新时代新征程上建设美丽中国提供了重要指引。未来一段时期,面对大会提出的全面推进美丽中国建设的重大任务重大要求,我们必须持续巩固“四个重大转变”,以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为指导,坚持系统治理,主动担当作为,生动谱写新时代生态文明建设新篇章。
持续巩固系统治理,推动经济社会全面绿色转型
系统观念是具有基础性的思想和工作方法。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必须从系统观念出发加以谋划和解决,全面协调推动各领域工作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生态环境治理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必须不断强化生态文明建设各项工作的系统性整体性协同性,注重统筹兼顾、协同推进。
一是统筹推进高质量发展与高水平保护。要坚持系统观念,站在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高度来谋划经济社会发展,坚持在发展中保护、在保护中发展,平衡好高质量发展和高水平保护的辩证统一关系,使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发展协同发力、形成合力。要全方位全过程推行绿色规划、绿色设计、绿色投资、绿色建设、绿色生产、绿色流通、绿色生活、绿色消费,使发展建立在高效利用资源、严格保护生态环境的基础上,不断塑造发展新动能、新优势,实现环境效益、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多赢。
二是协同推进降碳、减污、扩绿、增长。统筹推进产业结构调整、污染治理、生态保护、应对气候变化,把“双碳”工作纳入生态文明建设整体布局和经济社会发展全局,构建降碳、减污、扩绿、增长系统推进的制度安排和统筹协调机制,做到一体谋划、一体部署、一体推进、一体考核。统筹水、气、土、固废等环境要素治理和温室气体减排要求,强化多污染物与温室气体协同控制。坚持多措并举、综合施策,综合运用行政、市场、法治、科技、社会等多种手段,系统推进生态环境保护工作。在协同推进降碳、减污、扩绿、增长等多重目标中,寻求探索最佳平衡点。
三是开展山水林田湖草沙一体化保护和系统治理。要从生态系统整体性和流域系统性出发,坚持追根溯源、系统施策、靶向治疗,要注重综合治理、系统治理、源头治理,强化山水林田湖草等各种生态要素的协同治理,重点区域的协同治理,以及流域上中下游、江河湖库、左右岸、干支流的协同治理。要推进实施重要生态系统保护和修复重大工程,加强生态保护修复效果评估,建立健全自然保护地体系。
持续巩固主动作为,增强美丽中国建设的自觉性主动性
党的十九大报告提出,要构建政府为主导、企业为主体、社会组织和公众共同参与的环境治理体系。当前,我国生态文明建设正处于压力叠加、负重前行的关键期,全党全国人民更要脚踏实地、埋头苦干,以时时放心不下的责任感、积极担当作为的精气神,增强“我要环保”的思想自觉和行动自觉,共同参与美丽中国建设。
一是党委政府要主动作为,自觉践行生态文明建设责任。要心怀“国之大者”,自觉强化责任担当,坚决落实生态文明建设“党政同责、一岗双责”,不断提高政治判断力、政治领悟力、政治执行力,确保党中央关于生态文明建设的各项决策部署落地见效。要坚持正确的政绩观,算好政治账、长远账,不简单以生产总值增长率论英雄,不被短期经济指标的波动所左右,自觉把新发展理念贯穿到经济社会发展全过程。要坚持人民至上,积极回应人民群众所想、所盼、所急,把生态文明建设作为重大民生实事紧紧抓在手上,始终把人民群众满意作为根本出发点和落脚点,集中攻克群众身边的突出生态环境问题,不断增强人民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
二是企业要主动守法,自觉履行环境社会责任。企业既是污染物排放的主体,也是环境污染治理的主体。在我国经济转向高质量发展的新阶段,企业要更加主动地履行环境责任和社会责任,将绿色理念融入企业生产经营全过程,不断健全内部环境管理制度体系,落实排污单位依证排污主体责任,自愿参与碳减排。同时,还要加大绿色投入,加大绿色低碳科技创新力度,主动谋划和加快转型升级步伐,加快布局绿色创新前沿技术,努力提升企业绿色竞争力。
三是社会要主动参与,做生态文明建设的实践者和推动者。建设美丽中国是全体人民的共同事业,每个人都是生态环境的保护者、建设者、受益者。要主动加强环境科学知识和环保技能学习,弘扬生态文化与生态道德,牢固树立尊重自然、爱护自然的绿色价值观,不断提升自身生态文明素养。积极践行绿色低碳生活方式,包括绿色消费、低碳出行、垃圾分类等,以实际行动减少能源资源消耗和污染排放,形成绿色文明生活风尚。主动参与生态文明宣教、呵护自然生态、环境社会监督、生物多样性保护等生态环境志愿服务活动,自发成为生态文明建设的生力军。
持续巩固引领者作用,推动构建更加公平合理、合作共赢的全球气候治理体系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建设美丽家园是人类的共同梦想。面对生态环境挑战,人类是一荣俱荣、一损俱损的命运共同体,没有哪个国家能独善其身。”“建设全球生态文明,需要各国齐心协力,共同促进绿色、低碳、可持续发展。”面对全球生态环境危机与挑战,作为全球环境治理的重要参与者、引领者,中国将继续与世界各国共谋生态文明之路,共走绿色发展之路,为实现人类和地球更加美好的未来作出新的更大贡献。
一是推动解决全球重大环境问题。党的十八大以来,中国坚定不移共谋全球生态文明建设,推动应对气候变化《巴黎协定》达成、签署、生效和实施,宣布碳达峰碳中和目标,成功举办《生物多样性公约》第十五次缔约方大会(COP15)第一阶段会议,推动建立全球清洁能源合作伙伴关系,率先在世界范围内实现土地退化“零增长”,连续30多年保持森林覆盖率、森林蓄积量“双增长”,为全球环境治理贡献了中国智慧与中国力量,也让越来越多的国家和地区获益。面对全球三大环境危机,包括气候变化、生物多样性遭破坏及污染问题,中国将继续秉持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以中国生态环保经验携手世界环境可持续发展,积极落实全球发展倡议,践行真正的多边主义,更具建设性地参与新的国际规则制度制定,加强应对气候变化、海洋污染治理、生物多样性保护等领域国际合作,发挥全球生态文明建设引领者作用。
二是推动应对气候变化南南合作。认真落实气候变化领域南南合作政策承诺,立足发展中国家切实需求,尽己所能帮助发展中国家特别是小岛屿国家、非洲国家和最不发达国家提高应对气候变化能力,减少气候变化带来的不利影响。通过推动建设低碳示范区,打造光伏资源利用合作示范带,援助绿色低碳和节能环保等应对气候变化相关物资等,帮助有关国家提高应对气候变化能力。加强对发展中国家的资金、技术和能力建设等方面的支持。
三是推动绿色“一带一路”建设。充分发挥“一带一路”绿色发展国际联盟等多边合作平台作用,凝聚“一带一路”绿色发展国际共识,完善绿色发展伙伴关系,深化务实合作。加强和推动与共建“一带一路”国家在不同领域、不同层面和不同机制的合作,进一步统筹推进绿色发展重点领域合作与支持保障体系,特别是加强绿色投资、绿色金融、绿色基建、节能减排、应对全球气候变化等领域的合作,提升共建“一带一路”国家环境治理能力和水平,推动绿色发展成果共享共用。
持续巩固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学习研究宣传,更好地引领美丽中国建设
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是对我们党领导生态文明建设实践成就和宝贵经验提炼升华的重大理论创新成果,是全面推进美丽中国建设的定盘星、指南针和金钥匙。在新时代新征程上,更要持续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坚持用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武装头脑、指导实践、推动工作,以更高站位、更宽视野、更大力度来谋划和推进美丽中国建设工作。
一是深入学习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准确把握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的科学性、真理性、人民性、实践性、开放性和时代性,系统掌握贯穿其中的马克思主义立场观点方法,深思细悟领会其核心要义、精神实质、丰富内涵、理论贡献和实践要求,做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的坚定信仰者、积极传播者、模范践行者。及时跟踪学习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最新创新发展,准确理解和把握全国生态环境保护大会提出的“四个重大转变”“五个重大关系”“六项重大任务”“一个重大要求”,增强美丽中国建设的信心、决心和战略定力,更加自觉扛起生态文明建设历史使命与责任。
二是做好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的研究阐释。深化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的学理化阐释、学术化表达、系统化构建等研究,加大理论与实践贯通路径、跨学科学理研究力度,重点对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的理论性、实践性和传播性开展研究,阐释丰富内涵、理论体系、内在逻辑、贡献突破、实践价值等,深化对党的理论创新的规律性认识,推动建立完善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的理论体系、学术体系和话语体系,为保护生态环境、建设美丽中国提供丰厚的学理支撑。
三是做好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大众化传播。加快建构生态文明大众化传播的叙事体系,讲好生态文明的理论创新、制度创新与实践成果,深入总结和宣传推广国家生态文明建设示范市县、“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实践创新基地、“无废城市”、美丽河湖、美丽海湾建设等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的实践案例,阐释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的真理力量与实践伟力,增进全社会对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的理解和认同。加强传播手段和话语方式创新,引导全社会牢固树立生态文明价值观,将绿色发展的思维方式和价值理念贯彻落实到社会生活的各个领域,增强参与生态文明建设的“向心力”。
声明:本站所使用的图片文字等素材均来源于互联网共享平台,并不代表本站观点及立场,如有侵权或异议请及时联系我们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