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闭
监测数据显示,截至8月31日,长江干流重庆段水质总体为优,纳入国家考核的42个断面水质达到Ⅲ类以上的比例为97.6%,同比提高4.7个百分点,城市集中式饮用水水源地水质达标率为100%,全市水环境质量持续保持稳定;重庆市空气质量优良天数为221天,同比增加16天。
九月的山城暑热稍减,秋意渐浓,人们纷纷走出家门,置身于碧水、蓝天、翠绿组成的多彩画卷中。
渔场绿色转型,璧南河水变清
在重庆市璧山区市民的记忆中,璧南河曾经像一条绿色丝带,串连起沿岸的一片片生态湿地,滋养着两岸的百姓。直到上世纪八九十年代,璧南河被周边污染企业、养殖场、生活污水一步步吞噬,美丽风景不再,往日的清水河变成了臭水沟。“买根毛笔,搞不好蘸着河水都能写字了。”市民的调侃中,透露出对河水受污染的痛心和无奈。
重庆江津区长冲渔场,是璧南河水污染的“元凶”之一。这座拥有600多亩鱼池的热带鱼良种场,曾因“温泉养鱼”名噪一时。然而,养鱼的温泉水在流出渔场后,却成了璧南河一个主要的污染源。由于上游水质较差,污染负荷高,再加上高密度投饵养殖、不达标尾水排放,以及随雨水不断冲刷入河的农药、化肥、生活垃圾,让璧南河入水口水质一度停留在劣Ⅴ类。人工养殖的鱼儿在温泉中优哉游哉,沿岸群众赖以生存的水环境却遭受着破坏,这显然与“生态优先、绿色发展”的目标导向背道而驰。
为确保璧南河入水口水质稳定达标,还沿岸群众一条记忆中的璧南河,在市、区各级各部门的强力推动下,长冲渔场通过实施水资源有偿、节约、环保使用等管理制度,开展渔场和河道清淤治理,限期取缔所有高密度饲料养殖,规划打造长冲乡村休闲旅游示范点等生态综合治理措施,完成了600余亩鱼池全部退渔和当地群众转产不减收这似乎“不可能的任务”,长冲渔场的出水口水质也自2019年10月提升到Ⅱ类后,一直保持在稳定水平。
在重庆,走上绿色转型康庄大道的不止一个长冲渔场,靠着水污染治理重获新生的也不只有一条璧南河。2019年,重庆国家考核断面水质达到Ⅲ类及以上比例为97.6%,优于年度目标7.1个百分点,在2019年度“水十条”评估排名中,重庆位居全国首位。
超低排放改造,老电厂重焕新生
在让“一江碧水向东流”逐步成为现实的同时,重庆也在为了拥有更好的空气质量努力攻坚。
背倚青山、头顶蓝天,一排排行道树郁郁葱葱,一栋栋厂房绿树环绕,如果不是高耸的烟囱冒着白烟,还真让人难以把这花园一样的地方和燃煤电厂联系起来。
提起燃煤电厂,许多人的脑海中就会浮现一幅浓烟滚滚直冲天际、灰尘弥漫遮天蔽日的画面。“电厂运行也有十来年啦,虽说承担起了开州区重要的煤电传输任务,但以前确实污染大……”国家电投集团重庆白鹤电力有限公司(以下简称白鹤电厂)电力安全环保部主任王挺回忆道:“那时候工人一天到晚身上都是煤烟子,下了班去洗个澡,黑水顺着身体淌。风一吹,烟尘飘散得到处都是,附近的居民洗了衣服都不敢放在外面晾。”
2015年12月,原环境保护部、国家发改委、国家能源局三部委联合发布《关于印发〈全面实施燃煤电厂超低排放和节能改造工作方案〉的通知》,加快现役燃煤机组超低排放步伐。翌年3月,重庆市生态环境局、市发展改革委就将白鹤电厂1号、2号机组列入2018年、2019年超低排放改造任务中。
为了突破转型发展瓶颈,白鹤电厂通过实施超低排放改造,将机组原单一发电生产方式转向热电联产。2019年6月,白鹤电厂1号机组超低排放改造项目通过验收。每年可减少二氧化硫排放量482吨、氮氧化物339吨、烟尘73吨。通过超低排放改造,过去黑烟笼罩的厂区变成了如今的花园工厂,打破了人们对于燃煤电厂的固有印象。
白鹤电厂的绿色转型,成为更多同类型企业的榜样和标杆。截至今年8月底,重庆已完成华能重庆珞璜电厂、国家电投重庆合川电厂、大唐国际石柱电厂、国电恒泰重庆电厂、白鹤电厂、中机龙桥热电厂、华能奉节电厂、重庆松藻电力等8家企业21台机组802万千瓦的改造任务。预计每年能减少二氧化硫排放量约2.1万吨,氮氧化物约1.4万吨,烟尘约0.3万吨。
废弃农膜回收,变废为宝助增收
“庄稼生长靠扎根,废膜影响根不深……”眼下正值秋收,綦江区永新镇供销社农膜回收点门口的宣传栏前,就停了不少农用车。附近的村民们进进出出,忙着把自家的废弃农膜从车上卸下来,而回收点内,废弃的棚膜和地膜已经堆得满满当当。
“过去,农民普遍不知道废弃农膜的危害。”永新镇供销社相关负责人说,在建立专门的废弃农膜回收点后,綦江区发放了废弃农膜回收倡议书,编制了废弃农膜回收顺口溜,对废弃农膜的危害进行了广泛宣传。如今,已有不少农民主动拿着废弃农膜来回收网点销售。
“一百、两百、三百……”回收点门前,村民母世容靠在农用车上,数着手里崭新的钞票。秋收期间,母世容把地里的废弃农膜收集到一起,往回收点运了4趟,卖了1192元,赚了一笔不小的“外快”。而在綦江区的合民鑫再生资源有限公司加工车间里,这些废旧农膜被粉碎、清洗后,通过热融、挤出,变成了再生塑料颗粒,用来加工塑料板凳、警示筒等塑料制品,实现了变废为宝。
近年来,重庆市不断健全废旧农膜回收机制。据统计,重庆已建成乡镇回收网点1130个、村级回收网点1096个、农膜分拣贮运中心35个,确定了39家回收企业和18家加工企业,负责全市废旧农膜回收、加工处置任务,全市废旧农膜回收利用网络体系已基本形成。更多像母世容一样的农民已经加入回收废弃农膜的行列。
废弃农膜回收,只是重庆推进净土保卫战的举措之一。据了解,在加强建设用地风险管控和修复方面,重庆市建立了建设用地土壤污染风险管控和修复名录制度,将104块污染地块动态更新至名录。在农用地方面,重庆市已完成安全利用和严格管控任务量的95%以上。
此外,全市27个尾矿库已完成26个突发环境事件应急预案编制、25个污染防治方案编制,基本完成23个尾矿库环境整治,未发生因尾矿库引发的重特大突发环境事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