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闭
图为江苏省南京市溧水区洪蓝街道“智慧环保”平台。汤洁摄
◆汤洁 邹爱赟 张健
今年11月,经过3个月的试运行,江苏省南京市首个镇街层面的“智慧环保”平台在溧水区洪蓝街道正式投用。据了解,“智慧环保”平台集实时监测、全面监控、智能分析、科学预警等多项功能于一体,可对空气中PM10、臭氧等重要指标进行24小时的实时监测。街道负责人陶爱斌表示:“这一举措标志着我们线上监控网络的触角在不断向街巷延伸,我们的监管能力在不断精细化。”
“嗅觉”灵敏,点位布局精细
上午10点,洪蓝街道“智慧环保”平台管理员丁昌旭收到系统预警信息,位于204省道附近的监测点出现扬尘超标。他立即派出工单给网格员,街道环保办工作人员同时前去排查处理。
“我们排查后发现,报警点附近有一处厂区正在进行拆除作业,现场没有采取任何降尘措施,这是扬尘超标的原因。”洪蓝街道环保办负责人丁路介绍。发现问题后,街道环保办会同拆迁办工作人员要求工地停工整改,并按规定采取洒水和覆盖等降尘措施。随后,该监测点大气指标恢复正常,此时距离平台预警才过去半个小时。
“在‘智慧环保’平台投用前,类似这样的违规施工我们是很难及时发现的。”丁路坦言,其中一个重要原因就是监测精度不高。“此前我们街道只有区级环保平台布设的一个监测站,而这个监测站的监测半径为3公里以内,当发现指标超标时,很难及时准确地定位哪里出了问题”。
“我们的‘智慧环保’平台具有更加敏锐的‘嗅觉’,这首先是基于进一步精细化的监测点布局。”建设平台的第三方负责人陈小龙告诉记者,平台在街道网格化布设监测微站25处、重点网格两处,实现全域覆盖。“这样我们就能够将报警网格缩小到500×500米范围。”丁路告诉记者。
考虑到网格缩小后,相互之间的干扰也会增强,陈小龙介绍:“在现场检查过程中, 报警网格的检查范围不局限在小网格内。我们可以根据手机APP确定小网格所在区域,检查范围可适当外延至小网格周边100米范围内,也就是大约700×700米的范围,以及其上风向所涉及的村子、社区还有小网格附近明显工业区等。”即便如此,检查面积依旧大大缩小。
平台界面的科学布局也令工作人员能够更加快速地找到需要的信息。丁路展示了平台在使用过程中的3个模块。全景展示模块形成“智能监管一张图”,展示街道与大气环境相关的气象、卫星、监测点位、报警、走航轨迹、污染源分布等信息。立体监测模块主要用于查询与导出全区的地面监测展示数据。一旦出现报警则可以切换到智能监测版块,查询和导出网格、点位报警详情。
“这样,不论是整体情况还是某一个点位的信息,都可以通过模块的切换立即找到,非常便捷。”丁路说。
多重保障,给平台打“补丁”
“为更好地发挥‘智慧环保’平台这一‘利器’的作用,我们整合已有的资源和管理制度,最终形成‘网格报警+现场整改+督查通报+回头看’的形式,实现问题的闭环管理。”丁路说。
据悉,作为“智慧环保”平台的补充,洪蓝街道购买了移动走航监测设备,一方面通过每天在全域巡查补上平台可能存在的漏洞,定期通报巡查发现的问题;另一方面一旦出现报警也能够辅助确认问题根源。“这就相当于给平台打上一个‘补丁’,最终帮助我们形成责任分解、监督检查、责任追究、年度考核的闭环责任链条。”丁路说。
同时,洪蓝街道环保办创新落实三级“点位长”制度,横向延伸至各职能部门、纵向深入至各村社环保网格员,实现全域“一盘棋”管控,形成条块结合、上下联动、闭环处置,确保防治不留死角。“‘智慧环保’平台就像一张网,既能将各个业务模块有机整合在一起,还可以细致地到达每一个业务人员,效率一下就提高了。”丁路说。今年以来,街道环境信访较往年同期下降50%以上,各类矛盾基本消化在基层。
正式投用,平台初显成效
洪蓝街道办事处主任、一级点位长濮帅介绍:“从试运营到正式投用,近3个月的监测数据显示:我们街道大气污染的主要来源是汽车尾气、工业废气以及餐饮油烟。”以此为依据,街道靶向施策,精准整治,截至目前已处理预警工单364起,关闭违规轧石场5家、搅拌站1家,规范整治餐饮企业10家,14家企业完成环保整治,提前完成全年目标任务。
据介绍,在“智慧环保”平台的助力下,洪蓝街道近3个月的优良天率达93.4%,在全市镇街中位居前列。南京市生态环境局大气处副处长汪炘表示,镇街积极参与大气治理,不仅自身对全市提升优良天数有积极作用,还能提供大气精细化、精准化治理的创新模板。“接下来我们将通过不断实践进一步优化平台点位的布设,同时加强与溧水区级平台的对接,提高数据分析能力,最后完善报警与反馈机制,切实形成问题的闭环。”濮帅指出平台下一步优化方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