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lide:title] 当前位置:首页/新闻动态

2020(第二届)中国城市水环境与水生态发展大会在桂林顺利召开

发布时间:2020-09-21 来源:中国环保协会

关闭

  人民网桂林9月14日电(记者 余璐)金秋九月,丹桂飘香,八桂大地,智者云集。9月12日至13日,2020(第二届)中国城市水环境与水生态发展大会在桂林顺利召开。来自中国水环境与水生态领域的专家学者与产业界人士共聚桂城,为后疫情时代城市水环境与水生态领域的突出问题寻医问药,共同探讨中国水环境水生态的科技、创新和未来。

1600652043432640.jpg

  2020(第二届)中国城市水环境与水生态发展大会开幕式现场。人民网记者 余璐摄

  在大会开幕式上,中国工程院院士、清华大学环境学院教授钱易获“水环境与水生态特级勋章。北控水务集团技术总监冒建华、国际水协会大中华区总监兼科技信息总监李涛、广东工业大学环境生态工程研究院常务副院长蔡宴朋获得“水环境与水生态青年创新勋章”。同济大学教授王志伟、重庆大学环境与生态学院研究员陈一、北控水务集团水环境研究院副院长薛晓飞、长江生态环保集团有限公司总经理助理翁文林、南京市政设计研究院有限责任公司副总工程师孔宇、东北师范大学副教授朱遂一等6位青年专家获“水环境与水生态青年创新勋章提名”证书。

MAIN202009162002000079314619990.jpg

  “水环境与水生态勋章颁奖典礼现场。人民网记者 余璐摄

  “很高兴看到水环境事业越来越受到重视,但我国水环境还面临资源不足,污染严重和洪涝灾害频发的突出问题。”作为2020年度“水环境与水生态勋章”获得者,中国工程院钱易院士表示,未来有三项紧迫任务亟待完成,一是节水优先;二是源头减排;三是废水再生,将废水变成可利用的再生水资源。

  “水环境与水生态青年创新勋章”获得者北控水务集团技术总监冒建华在接受人民网记者采访时谈到,清洁生产才是生态环境保护的核心,未来希望通过最低的投入来做可持续的环境治理。以市场化的机制驱动科技进步,才能形成水环境治理的良性循环,同时通过技术转化平台解决环保企业卡脖子的问题也尤为重要。

  记者了解到,本届大会由中国城市科学研究会水环境与水生态分会主办,桂林理工大学、桂林电子科技大学、广西大学、桂林市科学技术协会、中关村汉德环境观察研究所承办,清华大学环境学院、中国科学院生态环境研究中心、南京大学环境学院、中国环境科学研究院、广西壮族自治区科学技术协会协办。

  中国城市科学研究会水环境与水生态分会常务副秘书长谢琤琤介绍说,本次大会围绕“疫情之下的水生态环境保护”“城镇污水处理提质增效”“海绵城市建设”等热点议题开展讨论,将为进一步对城市水环境与水生态领域的突出问题寻求解决策略,为促进经济和生态协同发展提供有力支撑。本次大会论坛首次尝试TED演讲方式,邀请9位资深专家围绕疫情之下的水生态环境保护,开门见山分享观点,共研讨促思考,树立水业研讨新风尚。此外,本次大会还发布了首批中国城市水环境与水生态团体标准。

  谈起当初创立水环境与水生态分会的初衷,中国工程院院士、中国城市科学研究会水环境与水生态分会会长曲久辉对人民网记者表示,以前大多认为生态就是生态,水就是水,环境就是环境,但实际上环境和生态是密不可分的,环境污染环境变化所影响的最终结果应该是生态型的。创立这个分会实际上可以把生态系统和水环境联系起来。

  “作为水环境与水生态领域科学化发展的重要支撑与促进平台,一直以来,水环境与水生态分会以‘改善城市水环境,建立城市水生态系统良性循环’为使命,以期为国家水生态文明建设、管理和决策等提供咨询建议,推动相关政策、制度的建立与健全。”曲久辉说。

  洞见水环境与水生态未来,专家学者、政府官员与产业界人士在这里碰撞智慧、凝聚共识。

  中国工程院院士彭永臻谈到,随着城市污水处理力度不断提高,有机物污染得到了遏制,但是氮磷的超标排放导致了富营养化率严重,脱氮除磷成为当今污水处理领域的重要课题。短程反硝化耦合厌氧氨氧化技术在城市污水处理,特别是污水处理厂升级改造中,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

  “中国城市水环境、水生态的发展急需跨界合力,在外修生态,内修人文的情况下,才能真正实现水资源、水环境、水生态的跨界融合。水生态的未来,第一不可能脱离流域和区域的水循环,第二不可能脱离城市宜居农村振兴的目标,第三不可能脱离消除贫困,保护环境。”中国环境科学研究院研究员夏青说。

  疫情之下的水生态环境保护该如何着力?曲久辉谈到,未来的水生态水环境研究应该从认知、溯源、调控和建库这四个方面着手。我们不仅要研究传统的化学污染因素,还需要进行环境学、生态学、生物学、化学、植物学、动物学的多学科交叉研究,把规律、数据建库,行成研究方法,深刻理解自然、环境和人之间的关系。另外,如何使环境介质当中的典型病毒准确、快速和安全的被检测到,是水环境未来面临的首要问题。

  中国水环境集团董事长侯锋博士表示,经济社会发展到今天,面对我国水资源和土地资源稀缺、环境容量较小的国情,地上污水处理厂已经无法满足中国水环境高质量发展的需要。如今,污水处理厂应逐步成为再生水、能源、资源回收和供应的场所,要向“资源工厂”“能源工厂”转变。下沉式污水处理厂成为了行业健康发展的新路径,下沉式再生水系统在“环境友好、土地集约、资源利用、生态安全”方面具有明显优势。

  桂林理工大学校长解庆林对人民网记者介绍道,水环境与水生态在疫情背景之下的可持续发展是值的关注的重要问题,探究政产学研合作共赢的路径,对于拓展水环境与水生态领域的研究视野,推动相关领域科学理论和生产实践发展,都具有重要的意义。

  “作为国家可持续发展议程创新示范区,以漓江水系为中心的桂林市,需要从山水林田湖统筹协调的视角做好水环境保护,确保景观资源的可持续利用,实现桂林水环境与经济、社会的协调发展。”桂林市人民政府副市长兰燕如是说。

  后疫情时代,如何更好实现水环境的管理和预警?苏伊士环境生态数字化工程工艺设计主任张真谈到,后疫情时代,需要基于需求的数字模块化、系统化、可视化的研发与战略,以无人化、智慧化帮助对病原微生物等的监测与预警。

1600652111208806.jpg

  水业深度对话论坛现场。人民网记者 余璐摄

  在大会分论坛之一的水业深度对话现场,记者看到,来自水务企业、地方政府及科研机构的学者、企业家和政府官员,从不同角度回顾、探讨在科技发展、治水工程以及产业创新探索等方面聚焦水务产业的发展脉络及最新走向。

  在技术与产品创新论坛,来自11家企业、高校、科研院所的企业家、科学家、技术人员就水环境与水生态领域的最新技术进展及其产业化进行了精彩报告。与会专家一致认为,加快科技创新是推动高质量发展的需要,是实现人民高品质生活的需要,以技术为先,以创新为本才能更好推动水环境与水生态产业新业态发展。

  此外,本次大会上,中国工程院院士任洪强、中国科学院院士袁道先、清华大学环境学院教授余刚等30余名业界专家分别作了精彩发言,围绕城市污水进一步提标升级、疫情重塑水处理相关行业、再生水推动城镇水环境改善和流域全要素治理等当前水生态与水环境流域的热点问题分享了我国的先进经验,普及世界水治理流域最新观点。

  “通过本次大会的召开,将有力地促进水生态与水环境不同技术领域专家、学者、企业家的交流与沟通,有望推动一批新兴前沿技术的落地、推广、普及,牢牢把握生态环境保护和科技创新的春天,以科技创新之剑,护美丽中国的绿水青山。”谢琤琤如是说。


中国生态环境保护协会(版权所有) 未经许可不得拷贝或镜像 违者必究

Copyright © 2018-2020 China Ecological Environmental Protection Association

资质查询
资质申报
留  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