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闭
在3月28日举行的长三角生态绿色一体化发展示范区制度创新成果2024年一季度发布会上,集中发布了示范区生态环境共保联治领域探索形成的四项制度创新成果,包括“跨域统一生态环境准入制度”“生态环境质量状况统一量化评估机制”“跨界饮用水水源地共同决策、联合保护和一体管控机制”和“重点跨界水体联防联控、协同治理及生态共建机制”。
发布会上介绍,本次发布四项制度创新成果,是示范区建设四年多来针对跨区域共保联治普遍性问题、重难点问题所进行的有效探索和经验总结,已经具备较好的实施成效,可为全国其他重点地区推进生态环境共保联治、提升绿色创新能级提供可借鉴的范本。
例如,示范区“一河三湖”(太浦河、淀山湖、元荡、汾湖)等重点跨界水体上下游、左右岸的功能定位、管控要求、治理标准各不相同,跨域生态建设项目在规划定位、管理级别、建设重点和时序进度等方面存在差异。为此,示范区制定实施《示范区淀山湖、元荡、太浦河(含汾湖)等重点跨界水体联保专项治理及生态建设实施方案》,聚焦重点跨界水体水资源、水环境、水生态等关键问题,明确协同优化产业结构布局等5项工作机制,以项目化、清单化形式统筹推进跨界河湖生态治理。《方案》实施以来,47个重点跨界水体实现了联合河湖长制的全覆盖,联合巡河、联合管护、联合监测、联合执法、联合治理的“五个联合”制度不断深化。太浦河共保联治示范段完成22公里生态绿廊建设;淀山湖堤防达标及岸线贯通工程(江苏段)已完成,青浦段(一期)即将完工,淀山湖(昆山片区)11条河道完成清淤整治;青浦、吴江两地持续同步推进元荡岸线生态修复和功能提升工程,共修复岸线全长23.9公里,元荡成为首个地跨沪苏两地的示范幸福河湖。
数据显示,2023年,示范区地表水优Ⅲ类断面比例从2019年的75%上升到96.2%,AQI优良率从78.4%上升到84.1%,“一河三湖”重点跨界水体水环境质量提前达到或优于2025年目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