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闭
绿水逶迤去,青山相向开。若问近年来,之江大地最显著的变化是什么,生态环境必是榜上有名。从浙北的水乡古镇到浙南的田园村落,从浙西的秀山丽水到浙东的海岛渔村,处处绿水青山,步步如诗如画,一幅环境优美、产业富美、生活和美的画卷正在徐徐铺展。
五年来,沿着习近平总书记亲自开启的生态省建设道路,浙江在历届省委、省政府的带领下,以“千万工程”、“811”系列专项行动等为重大载体为抓手,一以贯之,久久为功,谱写了一首生态文明建设的浩荡长歌,绿色成为浙江发展最动人的色彩,多年的努力结出累累硕果:提前两年建成全国首个生态省,“千万工程”获联合国“地球卫士奖”,成功举办世界环境日全球主场活动,“浙江绿”蜚声国际,这片土地也成为向世界展示中国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窗口。
以绿为底 推进生态富民惠民
浙江的生态变革力量,正落脚在每一户、每一村、每座城。
站在衢州市开化县境内的马金溪畔,放眼望去,碧波袅袅,群山如黛,绿树成荫。马金溪不仅是开化人的母亲河,也有“钱江源头第一河”之称。溯溪而上,20余个3A景区村、40多个滨水公园沿岸分布,民宿、农家乐、休闲采摘等乡村业态应运而生。
戏水泛舟、听夏日蝉鸣...在马金溪畔的音坑乡下淤村,各地牌照的小汽车和数辆旅游大巴带来了一批批游客。坐落在溪边的民宿“汉唐香府”女主人陆永芝忙得不可开交。“白墙、灰瓦和树影一起倒映在水面上太美了,几年前回乡探亲,发现这里和记忆中的不一样了,就萌生了‘归乡’的想法。”她告诉记者,去年投资一千多万元新建了12幢民宿,旅游旺季也常常一房难求。
当年,来下淤村采砂的人很多,直接导致河道淤积破败,污水直排入溪,马金溪一度黯然失色的。开化县打出了马金溪流域综合治理组合拳,聚焦水生态修复,以岸绿景美为导向,全力落实生态护岸工程,打造“会呼吸”的河岸,流域水环境质量始终保持在高位,一条百里金溪画廊,逐步成长为“共富示范带”。
从碧水清流到绿色“聚宝盆”,浙江水环境的蜕变,映射着全域生态环境改善——
浙江深入化打好蓝天保卫战,设区市PM2.5平均浓度从36微克/立方米下降到24微克/立方米,连续三年达到世卫组织第二阶段标准,清新空气已成标配。
浙江创新开展“污水零直排区”建设,率先推行五级河长制,推动长江经济带共抓大保护,省控断面Ⅲ类以上水质比例从82.8%上升到97.6%,河流湖泊越发清澈。
浙江开展全域“无废城市”建设,11个设区市齐步入列国家“无废城市”百城名单,成为首个实现生活垃圾“零增长”、原生垃圾“零填埋”省份,生活生产向绿而行。
这里,美好风景与人们的美好生活诗意相连。通过全要素、全形态、全链条治污,浙江生态环境公众满意度持续11年提升,环境信访总量连续7年下降,实现国家污染防治攻坚战成效考核、生态环境公众满意度评价“两个全国第一”。
沿着绿色高质量发展的脉络,浙江推进“腾笼换鸟、凤凰涅槃”和“亩均轮英雄”改革,实施循环经济“991”工程,在全国率先开展省级减污降碳协同创新区建设,首创减污降碳协同增效指数,推进区域、园区、企业等不同层级的减污降碳协同增效试点,擘画减污降碳全景图。
绿水含金,青山有价。在经济与生态良性互动的发展模式下,生态文明建设已成为浙江共同富裕新的增长点。
浙江发布全国首部省级GEP核算标准,实现两山合作社山区26县全覆盖,积极探索生态环境导向的开发(EOD)模式,推动总投资720亿元的13个EOD项目纳入生态环境部金融支持项目库,高品质的“绿”正源源不断转化为在城乡之间不断流动的“富”。
全民参与 推进人与自然和谐共生
鹿鸣呦呦焕新生。每年5-7月,是浙江清凉峰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华南梅花鹿产仔季节。截至目前,繁育基地今年至少已经新增了8头小鹿。而盛夏,正是梅花鹿毛色最为艳丽的时候,新生小鹿的斑点尤为明显。这几日,小鹿已经在母鹿的带领下外出玩耍,在灌草丛中肆意奔跑,非常灵动。
“今年6月,我们采集到去年野外放归的两头母鹿(脖子上佩戴野生动物追踪项圈),带着自己的孩子回‘娘家’的数据,印证了华南梅花鹿野外放归的成功。”保护区千顷塘保护站相关负责人介绍。
华南梅花鹿是国家一级保护动物,国内种群量不到2000头。近年来,经全力保护,保护区内华南梅花鹿种群数量稳步增长,保护区外围百丈岭、太子尖等地监测到梅花鹿活动踪迹不断增多。
不仅是华南梅花鹿,安吉小鲵、“鸟中大熊猫”朱鹮、“神话之鸟”中华凤头燕鸥……近年来,这些珍稀濒危物种频频亮相浙江大地,背后折射的,正是浙江人与自然和谐共生之路的实践。
浙江坚持山水林田湖草系统治理,高标准划定“三区三线”,严格生态环境空间管控,系统推进八大水系、平原河网和近岸海域生态修复,不断提升生态系统多样性、稳定性、持续性,奏响了一曲万物和合共生的和谐欢歌。
2022年12月,在COP15第二阶段会议中国角浙江日活动上,浙江省生态环境厅厅长郎文荣发布了《浙江生物多样性保护行动与成效》,向世界展示了浙江在生物多样性保护方面的经验成效。“这些年,浙江走出了一条在人口稠密、经济发达地区,保护生物多样性、践行‘两山’理念的新路子,生态优势正源源不断转化为经济社会发展优势,公众的获得感、幸福感不断增强。”他介绍。
正值暑假,位于宁波海曙区的龙观乡生物多样性友好体验馆迎来了研学的孩子们。沿着“萤星海”“蛙部落”“鸳鸯湖”等户外体验点,孩子们对自然的探索欲和求知欲不断激发,
纷纷表示“还想再来”。
作为全国首个生物多样性友好乡镇试点,龙观乡已建成生物多样性小型保护基地20余个,打造中蜂生态平衡保护基地,“公司+基地+农户”模式让蜂农户均增收30%,发展自然研学、生态旅游,带动各类业态和村民创收6000余万元。“我们将生物多样性利用和保护纳入乡村治理、生产方式和生活方式全过程,逐步形成‘政府引导、专家指导、企业加盟、群众参与、金融支持’的生物多样性发展模式。”龙观乡党委书记虞挺说。
这是浙江“全民皆是行动者、全民皆是参与者”生态自觉新图景的一隅。
全省上下把建设美丽浙江转化为全体人民自觉行动,构架了生态文明建设人人参与、全民行动、共建共享的社会新格局。目前,已累计建成35个国家生态文明建设示范区、10个“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实践创新基地,数量居全国第一。
数字赋能 构建现代环境治理体系
以数字化为引领,浙江不断改革创新生态文明建设体制机制,推动生态环境从“治”理走向“智”理。
“这个手机壳使用了约8.4克海洋塑料,约等于5个塑料瓶盖;手机壳包装使用了约32克海洋塑料,约等于2个塑料瓶身。”在台州椒江区中心渔港,一位游客拿起一个环保手机壳,用手机扫描上面的二维码,很快跳出该批海洋塑料垃圾的收集人员、时间和地点等信息,进入追溯页面后,还可以查看手机壳“捡、运、存、转运、再生、制造”各环节的信息。“实在是太神奇了。”他惊叹道。
海洋塑料垃圾变废为宝,治理困境变成增收红利,背后是集“收集、处理、追踪、认证、共富”于一体的“蓝色循环”海洋塑料垃圾治理模式。该模式采用数字化技术,对海洋塑料垃圾进行源头控制、低碳回收、高值利用,目前已实现对台州市6个沿海县(市、区)全覆盖,共收集海洋污染物5540吨,其中海洋塑料2080吨,一线收集群众增收20%以上。
“我们将数字化改革作为提升生态环境治理现代化水平、推进高质量发展和生态环境高水平保护的根本出路和关键一招,推动生态环保业务再造、流程重塑,打造以数字化改革为牵引,智治、法治、共治一体推进的现代环境治理高地。”郎文荣介绍。
目前,浙江已建成生态环境“大脑”以及涵盖50万家企业、归集数据168亿条的生态环境数据仓,聚力推进“双碳”智治、环评准入集成、危废监管“一件事”、环境污染问题发现机制等重点改革项目,高效统筹项目审批、污染治理、环境执法等业务,成为全国唯一生态环境数字化改革和生态环境“大脑”试点省。
机制长效,绿水青山方能常在
聚焦顶层设计,浙江制定实施了《浙江省生态文明体制改革总体方案》《关于加快推进环境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意见》等一系列制度文件,持续构建完善生态文明制度体系。聚焦改革提效,浙江围绕企业所急、发展所需、环保所能,出台《省生态环境厅关于实施“三大行动” 全力服务保障三个“一号工程”的实施意见》、制定助力经济稳进提质十条硬核政策措施,迭代深化建设项目“区域环评+环境标准”、小微企业“打捆”审批试点、“多评合一”等多项惠企改革,打出了一系列助力经济稳进提质的组合拳。
此外,浙江还坚持改革决策和立法决策相衔接,出台《浙江省生态环境保护条例》,构建1+N地方生态环境法规网络,形成省级法规、省政府规章、设区市立法不同层级综合、标准体系完善、执法严管严密的法规标准体系。
下一步,浙江将对标“两个先行”奋斗目标和“打造生态文明高地”具体目标,以生态文明建设先行示范为导向,以协同推进降碳、减污、扩绿、增长为主线,加快推动经济社会发展全面绿色转型,全域彰显“整体大美、浙江气质”,打造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美丽中国省域标杆。